交换 数字硬币怪物有限公司 1958年,计算机科学家罗森布拉特(Rosenblatt)
就提出了一种具有单层网络特性的神经网络结构 ,称为“感知器”( perceptron)
。感知器出现之后很受瞩目,大家对它的期望很高。然而好景不长 —— 一段时间后,人们发现感知器的实用性很弱。 1969年,AI的创始人之一马文·明斯基(Marvin Minsky)
指出简单神经网络只能运用于线性问题的求解。这之后神经网络就逐渐被遗忘了。
直到1985年,杰弗里·辛顿(Geoffrey Hinton,深度学习“三巨头” 之一)
和特伦斯·谢诺夫斯基( Terrence Sejnowski)
提出了一种随机神经网络模型——受限玻尔兹曼机
。紧接着, Rumelhart
、Hinton
、Williams
提出了BP算法
,即多层感知器的梯度反向传播算法 。这也是神经网络的核心算法,人们以此为基础搭建起几乎现代所有的深度网络模型。
因此,可以说神经网络的理论基础在20世纪60年代出现,并在80年代几乎完全形成。 在工程界,当时神经网络也已经有了应用。杨立昆( Yann Le Cun, 深度学习“三巨头”之一)
于20世纪80年代末在贝尔实验室研发出了卷积神经网络
,他将其应用到手写识别和OCR,并在美国广泛应用于手写邮编、支票的读取。然而后来,另一种理论相当完善的机器学习技术支持向量机( 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
被发明出来,成为了业界“新宠”,神经网络再一次被遗忘了。
大约2009年,计算机最终有了足够的算力进行深度计算,神经网络开始在语音和图像识别方面战胜传统算法。杰弗里·辛顿
、杨立昆
和约书亚 ·本吉奥(Yoshua Bengio)
3人联合提出深度学习的概念。这是新瓶装旧酒,名称变了,技术还是一样的技术。然而时代也已经改变,此时深度神经网络开始实证性地在工程界展示出绝对的优势。
2012年年底,基于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Inception结构在ImageNet图片分类竞赛中获胜 。此后深度学习火山爆发式发展,科技“巨头”们开始在这个领域投资: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棋类竞赛和机器人技术,这些应用领域的突破一个接着一个出现。
其实,从一开始就不是神经网络不行,而是原来的数据量和计算速度两方面都跟不上。在这个数据泛滥的时代,海量数据的获取不再是什么难事。可以预见,在5G时代,深度学习必然还会有更大发展的空间。
好像这个神经网络的原理和线性回归或者逻辑回归 完全相同,不就是通过不断地训练寻找最佳的参数嘛!” 咖哥答:“你说得简直太正确了!它们本来就是一回事,唯一的不同 是,神经网络的参数多、层级深,需要的数据量也多。”
感知器是神经网络的雏形,最初的神经网络也就是只有一个神经元的感知器
,如下图:
上图的圆圈就代表一个神经元
,它可以接收输入,并根据输入提供一个输出。
Sigmiod函数
,在逻辑回归中叫逻辑函数
,在神经网络中则称为激活函数
,用以类比人类神经系统中神经元的“激活”过程。
输入空间 :x,输入值的集合。
输出空间 :y,输出值的集合。通常,输出空间会小于输入空间。
特征空间 :每一个样本被称作一个实例,通常由特征向量表示,所有特征向量存在的空间称为特征空间。特征空间有时候与输入空间相同,有时候不同。因为有时候经过特征工程之后,输入空间可通过某种映射生成新的特征空间。
假设空间 :假设空间一般是对于学习到的模型(即函数)而言的。 模型表达了输入到输出的一种映射集合,这个集合就是假设空间 。假设空间代表着模型学习过程中能够覆盖的最大范围。
登录
序贯(sequential)模型
,也可以叫作顺序模型
,是最常用的深度网络层和层间的架构 ,也就是一个层接着一个层,顺序地堆叠.
密集(dense)层
,是最常用的深度网络层的类型 ,也称为全连接层
,即当前层和其下一层的所有神经元之间全有连接。
TECHTOOLZZ.UK/加密交易/ 用序贯模型构建网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import kerasfrom keras.models import Sequentialfrom keras.layers import Denseann = Sequential() ann.add(Dense(units=12 , input_dim=12 , activation='relu' )) ann.add(Dense(units=24 , activation='relu' )) ann.add(Dense(units=1 , activation='sigmoid' )) ann.summary()
上面模型输出如下:
序贯ANN模型输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Model: "sequentia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Layer (type) Output Shape Param # ================================================================= dense (Dense) (None, 12) 156 dense_1 (Dense) (None, 24) 312 dense_2 (Dense) (None, 1) 25 ================================================================= Total params: 493 Trainable params: 493 Non-trainable params: 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ummary 方法显示了神经网络的结构,包括每个层的类型、输出张量的形状、参数数量以及整个网络的参数数量。 这个网络只有3 层,493 个参数(就是每个神经元的权重等)。
我们可以用代码输出神经网络的形状结构图
图片输出神经网络的形状结构 1 2 3 4 from IPython.display import SVGfrom keras.utils.vis_utils import model_to_dotSVG(model_to_dot(ann, show_shapes=True ).create(prog='dot' , format ='svg' ))
如下图:
斯金里奇交易所 用Sequential模型
的compile
方法对整个网络进行编译时,需要指定以下几个关键参数。
优化器(optimizer)
:一般情况下,“adam”或者“rmsprop”都是 很好的优化器选项,但也有其他可选的优化器。等一会我们再稍微深入地说说优化器的选择。
损失函数(loss)
:对于二分类问题来说,基本上二元交叉熵函数 (binary_crossentropy)
是固定选项;如果是用神经网络解决线性的回归问题,那么均方误差函数是合适的选择。
评估指标(metrics)
:这里采用预测准确率 acc
(也就是accuracy的缩写,两者在代码中是等价的)作为评估网络性能的标准;而对于回归问题,平均误差函数是合适的选择。准确率,也就是正确地预测占全部数据的比重,是最为常用的分类评估指标。
编译神经网络,指定优化器,损失函数,以及评估标准 1 2 3 ann.compile (optimizer='adam' , loss = 'binary_crossentropy' , metrics = ['acc' ])
登录 下面开始训练刚才编译好的神经网络。和其他传统机器学习算法一样,神经网络的拟合过程也是通过fit
方法实现的。
1 2 3 4 5 history = ann.fit(X_train, y_train, epochs=30 , batch_size=64 , validation_data=(X_test, y_test))
训练后,命令行会输出每次迭代的结果,最终落到最后准备率上。
训练过程中输出的信息包括每轮训练的损失值、准确率等。但是这个输出信息有30轮的数据,很冗长、看起来特别费力。我们可以将之图形化输出,以直观展示ANN训练过程。
吨鱼模因币 如何将钱转入COINBASE
假设有一个手机生产厂商,每天生产手机1000部。某一天生产的手机中,出现了2个劣质品。
目前要通过机器学习来分析数据特征(如手机 的重量、形状规格等),鉴定劣质品样本。其中机器学习模型的预测结果显示合格品 999 个,劣质品1个。
从上面的例子中,我们运用之前的知识、其准确率为99.9%。因为准确率就是预测命中的数据个数/数据总数,即 999/1000。1000个样本只猜错一个,可以说是相当准的模型了。
然而从我们的目标来说,这个模型实际上是失败了。这个模型本就是为了检测劣质品而生(劣质品即标签值为1的阳性正样本),但一共有 2个劣质品,只发现了1个,有50%的正样本没有测准。
因此,模型的好与不好,是基于用什么标准衡量 。对于这种正样本和负样本比例极度不平衡的样本集 ,我们需要引进新的评估指标。
TAMA FINANCE 交易所 另一个标准是召回率 ,也叫查全率 。你们听说过“召回”这个名词 吧,就是劣质品蒙混过了质检这关,“跑”出厂了,得召回来,销毁掉。 这和精确率是成对出现的概念。
把精确率和召回率结合起来,就得到F1分数
。这是一个可以同时体现上面两个评估效果的标准,数学上定义为精确率和召回率的调和均值 。它也是在评估这类样本分类数据不平衡的问题时,所着重看重的标准。
太阳神应用程序 之所以分类数据不平衡会影响机器学习模型的预测结果,是因为许多模型的输出类别是基于阈值的,如逻辑回归中小于0.5的为反例,大于等于 0.5的则为正例。因此,在数据不平衡时,默认的阈值会导致模型输出倾向 于数据多的类别。
如何取消 COINBASE ONE 试用 剪辑交换 对于神经网络而言,特征缩放(feature scaling)
极为重要。神经网络不喜欢大的取值范围,因此需要将输入神经网络的数据标准化,把数据约束在较小的 区间,这样可消除离群样本对函数形状的影响。
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其步骤是:对于输入数据的每个特征(也就是输入数据矩阵中的一整列),减去特征平均值,再除以标准差,之后得到的特征平均值为0,标准差为1。
使用StandardScaler工具进行标准化 1 2 3 4 5 from sklearn.preprocessing import StandardScaler sc = StandardScaler() X_train = sc.fit_transform(X_train) X_test = sc.transform (X_test)
GRAVIOCOIN登录 通过正向传播和反向传播,神经网络实现了内部参数的调整。下面我们说说神经网络中的可调超参数。
分叉金融登录 巨型螺旋交换 优化器相当于是用来调解神经网络模型的“手柄”,它在前面的代码中曾经出现过。
编译神经网络, 指定优化器、损失函数, 以及评估指标 1 2 3 ann.compile (optimizer = 'adam' , loss = 'binary_crossentropy' , metrics = ['acc' ])
编译神经网络时的optimizer = 'adam'
中的adam
,就是一个优化器。
CRDT 应用程序 神经网络中不仅存在局部最低点,还存在鞍点。因此在
BIP 交换 1. 神经网络权重参数随机初始化